旧瓶新酒

来关西一个星期了。
实习方面,基本上说是适应了吧。其实与其说适应了,不如说变化实际上远没有想象中的大。虽说是企业,但是完全不是那种繁忙的景象,研究所地处科学园区那种地方,僻静得可以,我每天都要电车加巴士才能到,时间跟在学校时差不多但价钱翻了一倍不止,幸好是公司报销。研究所人少地多,一大层楼就那么二十个人,走在走道上都碰不到别人,还到处都是休息讨论的地方,正是那种可以静心思考的环境。生活其实跟在学校时差不了太多,虽然我暂时还在坚持按时上下班,但其实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回到研究所看看论文,写写程序,吃顿饭,喝喝咖啡,发发呆,猛然一看,一天可能又过去大半了,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各种杂事忙得七荤八素的情况,毕竟还是研究所嘛。要说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也有可以请教的对象。刚到步介绍情况时,这边的老板很不好意思地说,看到你的应募书上写,向往团队的研究工作(例行要这样写的嘛),其实这个课题主力也就是我一个,还有大组组长和所长也算上而已。不过就算只多一个人,有老板带着比起完全靠自己看文章摸索显然要强太多了,而且比起学校的老板要见一次都费不少劲,这边的老板完全是全身心搞课题的,有问题随时都能找得请教讨论,感觉很快就上道了。
另外,今天值得纪念地正式生产了一个愚蠢中国式主意,算上找实习,毕业的两大难题都有初步着落了,实在是可喜可贺~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决定,明天睡个自然醒,然后逛奈良!

奶昔使用报告?

回京几天,是公事更是私事。所谓参加会议,更像是为了投稿特刊的资格占茅坑,明显感觉别人的发表都完全听不懂,一整个领域就不一样……大会也非常配合地把我扔到了一个小教室,连拉大队来撑场面的学生都不见了,结果只剩下该场发表的几个人互相听,那叫一个凄惨啊~
占茅坑以外的主要项目就是各种同学聚会,偶与初中同学代表分别见过了高中、本科和硕士同学各位代表,双方就发展的近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初中同学代表表示很高兴。

带着奶昔到处拍,带饼干头扫街真是好玩,拿在手上看到什么随便就一按,焦对得准出来就不会太差。总说跟傻瓜机到底差在哪,起码我以前用过的傻瓜机就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不过功能强大也有苦处,头一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设错了,把ISO锁死在了200,难怪聚会的时候都把人拍糊了。后来发现调白平衡原来影响也很大,调着调着又调过了,想要平衡阴天结果出来都黄了,被相机的液晶屏骗了,再交学费。不过总的来说到现在为止对奶昔非常满意,傻瓜机的价钱(最后一台的特价……)提供了单反级的可玩性,以后还有好多东西得学呀!


  
唯一不满的是带的广角饼干头边角上变形实在太大了不易用好,变焦头又变大变沉了许多不适合扫街。为了街拍的爽快,转接手动对焦镜头还是免了,索尼你就赶紧出个稍为长焦一点点的饼干头吧!
    

告一段落了

今天帮师姐搬了搬家,回来后又赶紧搞好一些琐碎的手续,当然还要修改下周会议的幻灯片。

感慨一下习惯了一两年的日子,真的是告一段落了。早上睡个自然醒,跑学校去盯着电脑或者盯着草稿纸发呆,中饭台所晚饭头疼,回到家里宅,上网聊天。其实仔细一算,从去瑞士开始就基本告一段落了。下个月开始换个环境,也许会是新生活,也许会是一样的平淡,谁知道呢?反正总该要有点变化。

这几天突然被各种琐事淹没,匆匆忙忙的,害得我都没有以往准备回国的轻松了。实习单位各种不给力,抠门用的求情信也尽没好回复,只有PLIP的小秘看着是那么的亲切,有奶便是娘啊。不过也不要想这些破事了,回国回国,坏心情也得赶紧收拾才行!

琉森

琉森是个好地方。

From 琉森

这地儿德语叫Luzern,英语叫Lucerne,以前译琉森,现在译卢塞恩,不过卢塞恩这名字总让我想起侯赛因,于是我还是喜欢叫琉森,听着比较漂亮。

From 琉森

这地要说游记,也写不出太多的东西来。就跟他们的官方旅游标语:The City. The Lake. The Mountains. 就这么些东西,组合起来就是个旅游的圣地。

From 琉森

琉森的标志是卡贝尔桥,这名字我是刚刚才查出来的,反正去那不会找不到,就是最漂亮的一桥。一向淡定惯了的号称只用眼睛旅游的老外,到这也忍不住拍个不停。倒不是桥本身有多漂亮,就是配合着河水天鹅古城鲜花等等,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明信片。我在那岸边走着走着,一对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的夫妇让我给他们拍合影,我拍完之后他们很满意的样子,然后又非要给我也拍一个;最囧的是那老头子拍完以后老太太好像还觉得他拍太烂,嘟囔了一翻后抢过来自己又给我拍,很是欢乐。

From 琉森

我就绕着那桥周边转来转去的,拍呀拍呀,不废话了,上图就是。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刚到站以后偶赶紧去找旅游中心问路,一翻比较后确定了偶的路线,还是不赶了,仔细地逛逛城里,明天上rigi。由于没时间去interlaken,偶很无耻地在车到站的时候跑上了黄金列车上面观光了那车一翻,然后YY着以后有机会再坐坐这全景列车观赏黄金路线的湖光山色。下午背着我那说沉不沉说轻不轻的行李继续游走,就沿着城市地图推荐路线就很好,到处都是按快门的地方,走累了就随便找个岸边的地方坐着,幸运的话占到个岸边咖啡厅的座(不过偶一直没等到,T_T),真是赏心乐事。比较失望的是费了半天劲走到的古城墙,本以为是个看全景的高点(我对这种高点比较执着),没想到居然是密封的……另外那个有名的狮子像,马克吐温说是世界最忧伤的雕像那个,一如所料地旅客太多了,而且据我所见,并不只是中国旅客会不解风情地在这忧伤的地方喧哗的,好几拨老外也吵得不行。狮子像位置也跟别的景色离得比较远,没时间不去也没什么,倒是沿路能看见好多名表店巧克力店和纪念品店,那一片一片的中文,那可真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富人拯救世界旅游业呀。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晚上照例是住的青旅,地方有点远不好找,别的还好。有做广告的明信片送,另外买上山的票有打折,偶没发现亏了,那可是两百RMB呢。
——————–日期变更线———————
第二天早上再看看早市,The City差不多了。接着是The Lake和The Mountains。偶在Rigi和Pilatus间犹豫了好久,最难的选择就是两个都一样好的选择,最终就随便挑一个,号称山峰之后的Rigi上了。全程有游船有齿轮火车还有缆车,多式联运呢。继续上图。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上山火车挺好玩的,但路上的风光也很棒,有体力其实慢慢走上来也会非常爽吧,不过偶之前爬完富士山还在后怕中。山顶就是能俯瞰周围的几个湖,还能远望阿尔卑斯群山,不虚此行。等下山的火车时在山顶的餐厅小吃了点,见价格勉强能接受,能看这美景挺值的,没想到竟是我吃过最难吃的蛋糕与面包,好吧就当是买观景位好了。另外,偶待那一小会儿还看见了热气球跳伞和瑞士空军飞过了……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回程先坐一小段火车,接着换缆车到Weggis小镇。偶怕坐缆车,这车好陡的说……小镇风光也很美,等船期间又到处看了看,然后再坐游船回琉森。写到这我觉得我的词汇实在是匮乏,面对美景我只能用美来形容了。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回到琉森后也就再到处逛逛,喝喝咖啡,享受一下小城的悠闲。晚上回到青旅后紧接着就下大雨了,感慨运气真是不错,如果这两天下雨对琉森的好印象一定会打很大折扣。不过也许是在天气上耗了些人品,最后从苏黎世回日本的航班延误了四个小时,头一次要到了航班延误的赠餐券。要是延到了六个小时以上我的旅游保险就该赔我钱了哈~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From 琉森

苏黎世

坐着瑞士航空的航班从东京直飞苏黎世,中午出发到达也就下午,当天还可以稍为活动一下,时间很好。机上吃到了自认至今最好的飞机餐,牛肉很好吃,不过只有一顿,另一顿变成了不怎么好吃的面包。机上照旧有很新的电影看,fast five,熊猫2,source code什么的。除了看电影外偶就靠借来的kindle度日,看的是想看很久的三体,来回各读完一本,虽然感觉有一点点虎头蛇尾“原来就这么回事啊”的感觉,不过算是相当赞的。

到了苏黎世,先买了张苏黎世一天卡,20法郎能用一天,包括各种交通和博物馆等,还算不错。不过买着以后却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检票,看了好久说明才发现原来就是在某个机器上刷一下记个时间好了。说到这检票,在苏黎世市内的所有交通工具上我都没有遇到过检票的,他们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完全公共的,从站外到车里都没有任何一道闸,听说只是偶尔有人上来检检票,要没票就罚很多,但要算上期望值那绝对是逃票来得值……当然不是要叫大家逃票,偶只是觉得买了张挺贵的车票可是没有人看到过很亏似的。

From 苏黎世

苏黎世的火车很像我在德国看到过的。到了主火车站以后,眼前的站前大街(bahnhofstrasse)有点点失望,这条号称世界最贵的街并没有想象中的贵气,也许就是所谓的瑞士的内敛。先到青旅Langstrasse扔下行李再说,坐公交挺方便地就到了,老板相当地热情,给我讲这讲那的,还说你那张苏黎世卡的地图不好使啊,来我这个更好,用这个。在苏黎世几天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到四五份地图和旅游资料,你们到底有多想介绍这地方啊……

From 苏黎世

扔下行李后就出来走走,苏黎世有河,沿河走到处都很容易成景,还有好多的天鹅,狂拍照。另外瑞士人确实是传闻中的自恋,到处都能看见挂着瑞士国旗,能把整个国家弄成一个品牌真是本事。另外从街上跑的车子来也总算能感觉出这地方的富有了,在这要开个日本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另外靠着苏黎世卡当然也要游个湖,其实瑞士的公共交通本来就是按天算的,在一个大区里一天随便坐都是同一个价,但游湖就超出了这个区,这勉强算是苏黎世卡的一个优势项目。游湖时间有点长,最短也一个多小时,不过苏黎世湖很美,还是很值的。

From 苏黎世

—————————–日期变更线—————————–

From 苏黎世

没有太明显的时差,其实按着我在日本时的作息,基本就跟我到瑞士早睡早起差不多了……第二天一早出发,打算沿官方推荐路线转一圈。可要沿这官方路线走好像也并不容易,这里的路并不是横平竖直的,地标也并不很明显,总是走着走着就走丢了。也无所,反正到处都很美,那几个旅游指定项目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并不是非游不可,随缘就好。

From 苏黎世
From 苏黎世

除了指定项目外,为了充分发挥苏黎世卡,偶还游一下瑞士国家博物馆和Uetliberg。博物馆有点失望,最主要是语言不通,英语资料并不很多。瑞士四个区四种官方语言,就算除开比较罕见的那种地方语,像国家博物馆这种地方也是要先写上另外三种,于是经常连写英语的地方都没有。Uetliberg是一个当地人会去的郊外地方,据说可以远观苏黎世的全景,而且也是苏黎世卡包括在内的优势项目,要坐火车才能到的,于是也过去看一下。感觉确实是郊游的好地方,不过确实有点远了,看全景有比它更好的地方,没时间也没必要专门跑这来,市内的景色要更好些。

From 苏黎世

去这两地绕一圈推荐路线就差不多到时间了,把行李转到一个位置比较靠近的正经酒店去,开始办正事吧,赶赴会议会场苏黎世大学。到了这才发现虽然紧挨着,但原来苏黎世大学跟联邦理工ETH是两个不同的学校啊,这会议的主办方是挂ETH的名字,但会场一直是在苏黎世大学,估计是因为ETH的名气更大吧,毕竟是爱因斯坦大先生的母校。会议发的东西里除了标配会有的那些以外,纸版的摘要集变成了一只U盘,还美其名曰省碳环保,又一次体现出西方人那过剩而自恋的环保精神……然后有个欢迎的小宴会,烤香肠等一些吃的,让大家互相吹吹牛联络感情。认识了一个日本过来的中国老师和一个舜德楼友,老师表示要继承这个会议的精神,争取把会议开到三亚九寨沟和西双版纳去,老湿我赞成!

From 苏黎世

—————————–日期变更线—————————–

第二天正式开始会议。公事就不多谈了,反正无惊无险无人问津地又过去了。我的听力也不好,欧洲人的口音也不少,于是去听的也是一知半解。coffee break的吃的居然挺丰富,我连午餐都省下了,苏黎世随便吃一顿也不便宜哪。

晚上比较过瘾。会议有两个宴会,一个比较正经的在市政大厅,据说有市长等牛逼人出席欢迎,另外一个相对比较随便,安在ETH的屋顶。我被分到的是第二个,来,让我吸两口爱大先生吸过的空气吧。ETH的屋顶是我找到的看苏黎世全景最好的地方了,比旅游书介绍的lindenhof和双塔顶(还要收钱呢)都好,不过一般来旅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进呢,就算大学是开放的可能这屋顶也上不来吧。

From 苏黎世

—————————–日期变更线—————————–

这天早上翘会了,不过偶也是有正经名目的,偶参加了会议安排的参观苏黎世机场的活动,当然参观的是一般staff only的地方。去的时候还遇到一点小波折,早上太淡定眼看着开过了一班电车。于是赶紧改乘火车,结果火车的发车位居然离入口非常远,沿路冒雨小跑才勉强赶上了,要不然迟到了估计不会有人等。话说回来,坐市区内去机场并不远,火车只要十分钟出头,可不像我要去成田机场那种距离,听说当地人很多是天天都经机场转车去上班的,是个陆空都包的交通枢纽。不过这活动有点失望,导游的老爷子经常停下来一讲就十好几分钟,讲得多看得少。不过能看见机场背后的传送带的运作也有点意思,那运行李的传送带意外地跑得飞快,易碎物品还真的不要托运的好。另外有个插曲是进入那之前要安检,明明没什么东西带着却响警报了搞得要搜身,搜完出来一保安阿姨又跑来要求我把拍到她的照片删掉,害我乱紧张了一把,敢情你们也不是搞无间道的吧……

From 苏黎世

下午回去会场,挑了几个讲座听了听,有个牛人的讲座确实牛,但别的听着都觉得没啥特别收获。晚上再逛了一下苏黎世的夜景,感觉这也看得差不多了。于是坚定了决心(给自己找理由╮(╯▽╰)╭),最后一天的会议整个翘掉了,一上午就奔琉森去吧,嗯。顺便一提,今晚有偶在瑞士吃到最好吃的东西,COOP超市卖的烤鸡,价格以瑞士来说是太超值了,而且吃起来居然相当不错,找个地方在湖边看着天鹅吃鸡(有点诡异),爽哟。

From 苏黎世

这个疯狂的夜晚

热刺输了个曼城5:1,曼联切了枪手8:2。顺便皇马那边是6:0。

官网说,Whatever City can do, United can do better.
前天去了东京最大的隅田川花火大会,不过没去到大会指定场地,随便在附近找了个能看的地方凑合了,所以没有最切身体会到人有多少,也不能最有力地见证日本放花火不够给力。因为我去的目的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是要去借湿胸的Kindle 3G,这货在主要国家都随便上3G,即使速度不给力,发个推什么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加上重量轻耗电小,一整个就是出差的神器,考虑入手中。二是想去试用一下nex3,会拍点背景虚化什么的了,不过别的情况下还是只能当傻瓜机使啊。三是看浴衣,四才是看花火,嗯。
整好行装,一周时间,才一个背包一个肩包,总疑心自己会落了什么东西。嗯,苏黎世,马上来了。

突然入手了个nex3

本来一直以来的想法是:一般的消费机比iPhone好不了太多,专门买一个意义不大,要买怎么也得单反才对不起观众;可单反太重太大,反正我是不愿意带着那玩意出去旅游。然后前两天1nm告诉我,其实现在有种机,消费机的大小,但基本就是单反的画质和可玩性,于是感觉奇怪的需求点都被切中了……

然后比较了一下当前比较火热的两个,女友2号和奶昔5号。最后我的结论是女友2号才适合用轻巧的定焦镜,更切中我的需求,奶昔5号去旅游得换上稍有点头重脚轻的变焦,似乎就没有了当初消费机大小这一初衷了(果然商家的噱头就是把你圈进门然后再一点点骗你);但自己还是更偏好奶昔,奶昔据说夜景更强,我感觉这点才能拉得开跟消费机的差距吧……还有一点是奶昔有自动拍全景的功能,我是很喜欢的,以前傻瓜机到现在iPhone都爱这么玩,这个直接自带功能比要用软件后期费时慢慢算酷多了。
研究了半天,最后跑到店里一看,计划赶不上变化。已经停产的奶昔3号,最后一台,大特价,比旁边也特价(因为听说索尼马上就要换代了)的奶昔5号要还便宜一大截。问了一下,性能跟5号几乎没差,损失了的是我估计也不会用的全高清摄像。于是赶紧拿下,在日元涨疯了的情况下折RMB才三千出头,好歹也是单反啊~或者有人说它不算单反也不亏,因为这就不是单反的价钱~另外阿Q一点,国内这个没行货反正买不着,日元高点就高点吧~

Steins Gate (无透)


(这海报的人物排位是怎么回事,完全看不出谁是主角嘛……)

很久没有写过宅题材的blog,反倒有时会写下日剧什么的,不过其实偶是一直有看ACG,太过定番反而没什么想写的。这两天趁着不能回校强制放假,补完了小有名气的Steins Gate,很有感觉,写两句。

SG原作是个Xbox上的Galgame,动画现在还在连,没完。偶动画一口气看到最新连载,实在等不下去了,又找到了狂热粉丝制作的游戏版通关视频的后面几集连上,算是把剧情补完了。剧情上实在是安排得很不错,悬疑而紧张,配得上扣人心弦这四个字。第一集放下的伏笔,到最后关头才一点点收回来了,是能一边感叹“原来如此”一边看的故事。
本作最大的卖点,应该就是那独树一帜的时间理论。像在仁医那篇里也讨论过,要写穿越故事而不出大bug的(本人坚定认为时间机器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故完全没有bug是不可能的),其实也就两种方法,要不互为因果(参见Doraemon),要不平行世界(参见终结者)。但SG给出了另一种比较能自原其说的理论,称之为集束世界线。
在每一条世界线,除了有特殊能力可以保持之前记忆的主角以外,所有事情都会自动自圆其说,可以看成是互为因果那种世界观(这个设定比较无赖,不过我也可以接受)。而集束,说白了其实是一种宿命论,反自由意志论,就是说在某些确定的前提下,不管中间你做了什么,你做的事也不会变成什么蝴蝶效应,结果将会是一定的。而反抗宿命论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那就是得把那个大前提消灭掉,故事的高潮部分基本就是主角反抗这个宿命论的过程。就设定来说可说是相当新颖,虽然哪些事件能算是因果哪些事件能算是枝节这个问题确实会出bug,但也是值得称道的新尝试。就本作来说,如果排除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每一个结局都基本不至于出大bug。其实大团圆结局演到一半杯具的时候正好把序章的伏笔收了,在我看来可能是本作最完整的结局呢,不会出现后面为了大团圆而强行扭曲了一些设定的情况,只是这结局也确实有点太惨了……
顺便一提,本作光是时间机器就分成了三种,可以往过去发邮件的、可以把记忆发给过去的自己的,还有可以实现物理上把肉体传送回去的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机器,每种在剧情里起到的作用都不尽相同,我对这点也很欣赏。
人物描写,作为一只Galgame,女主角们却一只都没萌倒我是不是有点失败呢……描写最成功的无疑是男主角,一个开始时只是普通的妄想症中二病人,在无数的时间旅行中挣扎洗礼而成熟起来的不屈的男人,狂气的Mad Scientist哟!之前也说了,因为除了男主角以外所有的事情都会自动自圆其说,所以只有他自己才保有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人能跟他分享,一个人在时间中绝望地漂流,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看着中二变成了大叔心,真的能确实地感受到,果然时间机器不是人应该拥有的科技呢。
结论,不推荐给穿越爱好者,不是你要的那种穿越;但我推荐科幻爱好者看看,不过还是等动画完了再说吧……

关西行

从富士山下来只休息了一天,接着又出发去关西了,很凑巧地事情都碰到一起了。先是去大阪参观一个企业,然后去京都开会。
去大阪的时候刚好碰上台风天,我又早早订了夜行巴士(没办法,俺抠门啊),本来还担心由于天气问题不开车了,后来才发现更大的问题在开车了之后。这趟夜车我倒是睡得意料之外地好,可能由于爬富士山太累了,基本都是一觉醒来到休息站,又一觉醒来又到休息站。可是偶尔看看GPS,似乎走得相当地慢,莫非是因为天气问题不能走高速路?总之结果第二天发现完全赶不上,集合时间是12点,巴士计划到站是6点,可是到了10点还堵在路上一动不动……眼看就要赶不上了,巴士突然突出重围,停在一个电车站了,二话不说下车换乘电车,居然仅仅赶上了~呼,差一点差旅费泡汤了~
参观企业自然是不让拍照的,结果这一趟我又完全没有游过大阪,连照都没拍过一张,直接就奔京都了。虽然大家都说大阪没啥玩的,但也不能总这么冷落吧,下次有机会好好逛逛吧。
京都两天的会议,照例是比较沉闷的,也算是难得有两天没有电脑发发呆的时间吧(喂谁出差旅费让你来发呆的(╬ ̄皿 ̄)凸 )。闲余时间也不多,算是故地重游吧,虽然我完全想不起来当年去过哪些地方了,那时候都是fox同学在做攻略。到处逛逛,京都大学、御苑、本愿寺、京都站,总的来说我对京都的印象很好,有历史也有现代,有安静也有繁华。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会再去的。

富士山上

这两天研究室活动,爬富士山去了。偶本来想去完写个攻略什么的,爬完之后的感觉是,偶们当游客的还是别折腾了,富士山冬天的时候远远看看就好,爬一趟实在是挑战啊,外国人征服人家日本第一高峰也谈不上什么特别意义,别攻略算了(不过要征服中国第一高峰更没戏了)……

爬富士山完全是日本人的一项自虐(挑战自我?)活动,从半山出发后就完全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了,更没有缆车什么的,就算累死了也得自己想办法慢慢下来,叫天不应叫地不闻。富士山的山路很原始,台阶那是没有的,顶多是有点路的样子,很多看着挺危险的地方连个扶拦也没有。上山主要四条路线,最人气的一条吉田路线据说有可能拥挤得像中国的景区,偶们没选。我们小组的路线是从除吉田外另一条相对简单的富士宫路线上山,然后从最难的御殿场路线下山。富士宫路线跟一般的山爬起来也差不多,四个小时左右能到,确实一般人也能应付;御殿场路线就比较变态了,我们另一组人选择了从御殿场上山,结果最后十几个人只上来了两个。不过下山的话那边据说简单,这是后话。
携带的物品里,我姑且按偶们的通知收拾了行装,结果发现这个单子提到的东西基本都用上了,但还是说得不够清晰。首先是衣服,爬一次山把一年四季的衣服全用上了,到等日出的时候我直接穿上羽绒服了毫无违和感啊。鞋子一定得是户外登山鞋,一般运动鞋都不行,最后那一段“滑沙”路绝对让人想把鞋上的透气孔全部堵住。就算是登山鞋走那一段偶也觉得很吃力,总觉得会不会走着走着就把鞋磨透了,而且那个专门防沙石掉进鞋里的脚套居然是如此地重要——如果没有那个恐怕走回来后脚都磨破一层皮了。除此之外意外地重要的是手电筒,偶开始还以为只是备不时之需的,甚至还想用手机的灯顶替算了。不料原来半夜1点多出发爬山是例行节目,大家都必备电筒,而且大部分人用的还是专门的头灯,幸好我还是有带个普通的手电。本来是满月之夜其实相当亮的,但是大家都点灯以后不点灯的就完全没法看,只能看见影子了。其余的东西嘛,饮食不用备太多了,偶带了饭团、运动啫喱和一瓶饮料,差不多了,因为上山找厕所非常麻烦,费事费时费钱,只有很少的几个,起码一个小时才有一个,还要排着大队,价格从半腰100块到山顶300块,并且很简陋,没有一滴水。手套很管用,防寒防晒也可以减少磨损。最后如果有防晒需要的话也要准备好,太阳眼镜有的话也很实用,偶倒是不怎么怕晒的体质,但偶的团友们都晒伤了。
-------------下面开始是游记---------------
第一天我们8点在学校集合,计划11点到富士宫的。结果没想到碰上高速公路意外大塞车,到11点了居然还没回到町田(我家住町田,专门7点坐电车去学校集合的,一早全白费了TOT)。正想着自行出发的老板应该也是同样的情况吧,没想到老板来了一电话:“喂,你们在哪啊?”“正塞车呀,还在横滨地界内,您呢?”“啊。。。啊?横滨?我到了啊。”“啊。。。啊?到了?”
结果老板不等了直接开始爬了,也确实没法等,因为我们直到四点才到。
发件人 富士山

富士宫线出发高度是2400米(富士山标高是3776),已经在云海之上了。出发点叫五合目,我猜大概是多少成的意思吧,一直上去有六七八九合直到山顶。老板估计爬再慢也快到了吧,赶紧上啰!

富士宫线爬起来确实不怎么吃力,要说特点的话就是有种“果然是火山啊”的感觉,路上好多的火成岩。很容易就走到了六合目的休息站,有自贩机,虽然比平地贵两倍,还有卖点登山杖和纪念印之类的东西。印象深刻的是休息站的人,还有各种登山客,都相当热情,“你好”“加油哦”“辛苦了”地互相鼓励。
发件人 富士山
一直上山,六过后是新七合目,新七过后是元祖七合目,七完过了还是七让人好没劲……可能是因为刚开始还有体力,不觉得很难受。身后的云海很美很有气势,可惜没有太多的时间欣赏,早上耽误太久了,最好能在天黑之前到投宿的地方。爬过八合之后天开始黑了,植物也没法长了,一起风就感觉有点阴冷,继续加油,今天的目标是九合目。
发件人 富士山

晚霞过后就掏出手电来以备不时了。突然发现东边有个很亮的光源,一时还很好奇地讨论了一下那是什么,莫非是东京巨蛋?觉得也不对,又过了一阵,觉得那光源中隐约还能看到兔子影,原来是十五的月亮啊……从来没觉得月亮这么亮这么圆的,嗯。然后就爬到目的地,九合目的万年雪山庄了,剩下那一成路是要留着半夜爬的。从五合出发到九合目也就花了三个半小时,并不觉得太辛苦,然后他们一直说从御殿场下山很轻松,偶就大意了……

山上的山庄大抵都差不多,包吃价格是七八千一晚,但吃的就是最便宜最简单的速食咖喱和便当,睡的则是一小片地方几个人一起挤着不能动弹,让我想起当年去山西时候的炕头。偶本来就不容易在陌生的地方入眠,一宿没睡着过,觉得挤在那里还不如到外边走动走动呢。总的来说偶觉得花这钱投宿没什么意义,反正我是休息不了,就差那一点还不如一口气到顶上呢。
--------------日期变更线---------------
好不容易熬到了一点多,再度出发。大半夜爬到在山顶等看日出,是富士山的固定节目。休息几个小时之后我感觉明显变差了……也许是因为没睡觉,也许是因为疲劳,也许是因为高原反应,也许是因为天气变冷,总之就是觉得比之前恶心了。不过再继续加点油就到了,奸爸爹。
从九合目到山顶,其实并不远,但四点半的日出,一点多大家就都出发了。因为人确实很多,而且没有日照,都是靠着手电和头灯,走一步算一步,很慢。回头一看,整条山路都有点点灯光,而且附近城镇的夜灯也能清晰看见,也挺壮观的;但印象更深的是时不时拿手电一照,路边躺着个人死尸样一动不动的在休息,刚开始确实把我吓到了……
到山顶这一段照说是不远的,但我状态明显比白天时差好多,感觉辛苦,但总算是熬到头了。一看也四点多了,找了片地方等日出。老板一直想联系另一组从御殿场上山的敢死队们会合看日出,联系不上,结果一直到快日出时终于跑来了俩人——也只有这俩人了,剩下的全灭,御殿场路线确实不是开玩笑……
发件人 富士山

气温感觉零度样子,偶完全是冬天装备了。终于等到日出,偶完全没有内牛满面的感觉,只是想着快点下山吧……不过后来太阳出来以后,天气暖了,也可能是适应了高原的氧量,渐渐没那么辛苦了。不过比起日出来,太阳一冒泡然后全场都拿着相机在拍的样子偶觉得更好玩。╮(╯3╰)╭

发件人 富士山

看完日出还没算完,还有环山顶一周游。往外看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云海壮丽,似乎还能模糊看到海对面伊豆半岛。往内看当然是富士山的火山口了,此外还有一众商品食品纪念品找厕所什么的,似乎跟国内景区也没两样……环游一圈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包括登上日本最高点的剑峰,那里其实是一个气象研究所的所在地,不过确实没什么特别,也许日本人去了会觉得有“日本一”的感觉吧,偶是觉得很普通。

发件人 富士山

从剑峰下来,终于再也不用走上坡路了。下一站是山顶邮局,寄明信片显摆用。邮局卖明信片和邮票,可以自行盖纪念戳,还卖登顶证明书,想起当年马拉松半程那张证明书,不知道扔哪了。来寄明信片的中国人相当不少,偶挤在那小邮局里狂抄地址的时候就听到好几个中国人买明信片了,难怪几乎一开口职员就知道你要什么……

排队连写花了好像有半个小时,一出来发现大部队先走了,就剩一两个人也在等着弄明信片的殿后。下山,御殿场路线,我们来了。
之前他们一直说御殿场下山好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上山很痛苦的下山会好走,其实到走完了我也没明白。御殿场那一边的富士山是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植被。从上往下,基本上分成两截,一截是红土啊碎石啊,另一截就是砂子,换言之净是些滑脚的东西。要是能习惯,不觉得滑,我看有些人走得好像确实挺轻松的,至少比一般走下山路轻松的样子;但我很不适应,虽然不像一般下山路那样对膝盖和大腿肌肉很重负担,但小腿肌肉和脚部为了保持平衡弄得很疼很难受。
发件人 富士山
前一半其实也还好,开始的时候我没适应,怕滑,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结果反而是很费劲却更容易滑到了;后来感觉到问题所在了:因为想尽量稳住每一步,结果身体后仰了,一脚踩下去往坡面向下的力大了,于是很容易滑倒。于是有意识地前倾,确实不容易滑了,就这么一直走,越走越快,居然赶上了之前提前出发的大部队。御殿场路线的起点只有1440,比富士宫的低了快有一公里,走了好远才是到了七合目,不过当时觉得照这么走,那确实不辛苦。
发件人 富士山

不料后面才是此行最难忘的地方,走过这一段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另一队人几乎全灭了。进入“大砂走り”(官方译作大滑沙道,我觉得这个名明显没分清砂和沙)后,感觉完全就到了玛勒戈壁,四方八面全是砂,下山是快了,上山的话真是走一步得退半步。每走一步都是烟尘滚滚,要有个面罩一类会比较好。然后那坡度真不算低,俯冲下来完全停不住的感觉,我好几回走着走着实在不行了好不容易停下来休息,才发现刚刚走的时候由于参考系缺失,感觉有误,这路原来这他妈的斜呀。看有的飞奔而下路过的人确实健步如飞有如轻功连带喷我一身砂尘,但我完全没这胆量,手表中的划痕正提醒着我当年在芬兰骑车一失速滑倒在砂石里的惨状……于是偶再度努力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与地球引力对抗着,每一步都是整个脚埋到砂里一样,即使偶戴了那个防进砂的鞋套也只是杯水车薪,走一段倒一阵砂。看很多人确实下得很快很轻松,而我每一步要稳住重心都觉得很艰难,脚和小腿都负担很大,虽然我想跟上半程一样能放开手脚前倾往下冲会轻松很多,但万一停不住摔下去实在是可怕啊……

但那砂道最恐怖的是长,实在是太长了,太他妈长了。俯冲了一阵有个看板写着“还有45分钟”,可是走过二十几分钟后居然又看到同一块看板,坑爹呢。开始时大老远地感觉那路像是到地平线一样,走啊走啊,原来没那么恐怖,只是到了那个地方以后坡度变大了……接着就是一路往下但都看不到终点,我觉得我已经尽量快地向下冲了,但一直奔了半个小时,前方的景色居然没有一点变化,还是一路向下的玛勒戈壁,看不到终点,也看不到起点,什么45分钟啊,太让人绝望了……
发件人 富士山

终于发现有了点不一样的地方了,以为终点终于到了,辛辛苦苦走过去,居然什么都没有,连个小卖部都不是。由于我中途自己休息过,一路奔下来也没看见老板他们,我都以为自己是不是迷路走错了,掏出爱疯来看看,海拔还在两千以上,离终点远着呢……打了个电话确认一下,大部队原来在身后(什么时候超过的是个谜),但确实没走错,这玛勒戈壁还得继续。松了一大口气,要是说你走错路了,赶紧爬上来,我就找个乳房撞死算了。

继续绝望地往下奔,途中多次以为远方那就是终点了吧,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那只是坡度变了,路还是那玛勒戈壁,腿脚还是那么辛苦,终点还是不知道在哪。终于地终于,隐约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有些比较现代化的东西了——被折腾多时的我此时在想,莫非我终于看到传说中的海市蜃楼了?结果表明,这么酷的东西我还是无缘,那确实就是停车场,只是那又花费了至少半个小时,脚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谁是写看板的给我滚出来!!!!!
发件人 富士山
终于下山了,估计也不会再来爬了,富士山再见……